11月27日:国家公祭日
设立背景与意义
2014年2月27日,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1月27日设立为中国的国家公祭日,旨在纪念1937年11月27日南京沦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
核心活动内容
- 主仪式:每年公祭仪式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包含默哀、敬献花圈、撞响和平钟等环节。
- 主题教育活动:全国中小学开展历史课、主题班会,教育部要求将《南京大屠杀史》纳入教材。
- 全球纪念:中国驻外使领馆同步举办活动,2022年全球32国参与线上公祭。
年份 | 主题 | 参与人数 |
2014 |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 南京现场5万人 |
2023 |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 全球超2000万网友在线参与 |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明确公祭仪式需遵守《南京市公祭活动管理办法》,文献记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数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权威机构考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464.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