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风命名规则解析
命名来源与组织机构
中国使用的台风名称遵循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统一命名规则。该组织负责制定并维护包含140个名称的命名列表,每6年循环使用一次。
命名方法与原则
- alphabetical排序:每个国家/地区按贡献度获得命名权,中国拥有10个命名席位(热带气旋编号T0-T9)。
- 名称选择标准:
- 避免不雅含义
- 兼顾多语言文化敏感性
- 名称需具备国际通用性
命名周期与更新机制
每6年更新一次命名列表,当前生效周期为2013-2018年(编号T0-T9)。更新规则包含以下要素:
年份 | 更新周期 | 管理区域 |
2013-2018 | 6年 | 西北太平洋 |
2019-2024 | 6年 | 全球统一 |
具体命名规则
命名顺序与编号
每个国家/地区获得连续10个名称的使用权,按编号顺序依次启用。例如中国提供的10个名称为:海燕、白鹿、泰利、杜苏芮、松荣、山竹、启德、剑鱼、白鹿、泰利(注:实际名称以最新公告为准)。
命名终止条件
- 系统强度降至热带低压
- 移动至非责任区域
- 国际气象组织统一决定
台风命名意义
标准化命名体系显著提升了灾害预警效率,统计显示命名台风的灾损数据通报速度平均提升37%。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5993.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