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首页 传统文化起名知识

中国古代爵位一览表

分类:起名知识
字数: (567)
阅读: (0)
0

中国古代爵位制度概述

周代爵位体系

周代爵位共五等,自高至低依次为:

  • 一等:公(诸侯国君)
  • 二等:侯
  • 三等:伯
  • 四等:子
  • 五等:男

汉代爵位等级

等级 爵位名称 赐予对象
第一等 异姓诸侯王、同姓诸侯王
第二等 功臣、外戚
第三等 次等功臣
第四等 下级将领、宗室
第五等 普通功臣

唐宋爵位制度演变

唐代继承汉制并增设虚衔爵位:

  • 正一品:亲王
  • 从一品:郡王
  • 正二品至正五品:公、侯、伯、子、男
  • 文散官与武散官并行

宋代实行双重爵位制:

  • 实封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
  • 虚衔爵位:用于荣誉性授予

明清爵位简化

明代爵位体系简化为九等:

  1. 亲王
  2. 郡王
  3. 国公
  4. 乡贤
  5. 义士

清代爵位分宗室和功勋两类:

  • 宗室爵位:贝勒至镇国公
  • 功勋爵位:一等至三等公

爵位授予依据

(据《周礼》《汉书》《旧唐书》《明史》等记载)

  • 军事功勋
  • 经济贡献
  • 文化成就
  • 宗室血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