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故事背景
《列子·汤问》记载,太行、王屋二山挡住华北平原交通,一位年过九十的老人愚公决心带领家人移山。
核心精神
- 坚持不懈:愚公言"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展现代际传承
- 集体智慧:动员全族"荷担相济",体现协作精神
- 科学态度:愚公提出"掘石运于渤海之尾",暗合现代工程学渐进思维
历史影响
时期 | 影响领域 | 具体表现 |
---|---|---|
战国至汉 | 政治哲学 | 成为"移山填海"治国理念的源头 |
近代 | 民族精神 | 1921年中共一大将其作为奋斗精神象征 |
现代启示
当代"愚公精神"体现为:科技创新(如航天工程)、生态治理(如三北防护林)、乡村振兴(如贵州天渠)三大维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5675.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