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字在《出师表》中的含义及历史背景
一、“悉”字的词义解析
《出师表》中“其悉朕意”的“悉”字,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 本义层面:指“详细、周到”,如《说文解字》记载:“悉,尽也”。
- 引申义层面:表示“完全理解、深刻体会”,呼应诸葛亮北伐前的政治嘱托。
1.1 “悉”的本义考据
《汉语大词典》标注该字有6种释义,其中与《出师表》语境最契合的是“详尽无遗”之意。考古发现显示,汉代简牍中“悉”多用于公文指令,如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有“悉论所失”。
文献名称 | 释义示例 |
《说文解字》 | “悉,尽也” |
《广雅·释诂三》 | “悉,遍也” |
1.2 历史语境分析
建兴五年(227年)北伐前夕,诸葛亮通过《出师表》向刘禅强调三大核心内容:
- 战略重心:“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治国理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军事部署:“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悉朕意”的现代启示
该句式对当代公文写作具有参考价值:
- 使用场景:政策传达、工作部署
- 语言特点:权威性与亲和力的平衡
- 结构逻辑:总-分-总的三段式表达
据《国务院公文处理办法》第7条规定,类似表述需包含三个要素:明确对象、“悉”指代具体内容、强调执行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4390.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