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首页 传统文化

2011年百度百科

分类:传统文化
字数: (551)
阅读: (15)
0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

事件背景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此次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县)冷却系统瘫痪,最终引发核泄漏事故。

事故经过

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里,福岛核电站3座反应堆相继自动停堆。然而海啸冲毁备用发电机和冷却系统,导致堆芯过热。3月12日至16日,多个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

污染范围

  • 第一核电站周边20公里内实施紧急疏散
  • 东京都等地区检测到碘-131浓度超标
  • 福岛县及周边7个县成为特别污染区

应对措施

日本政府启动最高级别的核事故应急响应(5级),转移约23万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派遣专家团队,协助制定长期处置方案。中国宣布暂停进口日本部分水产品。

后续处理

时间 措施 责任方
2011年12月 建立核污染水处理系统 东京电力公司
2022年4月 启动反应堆报废工程 东电与政府联合

长期影响

根据日本原子能机构报告,2012-2021年间福岛县平均辐射量降至0.6毫西弗/年(正常值1.5以下)。国际环保组织统计显示,周边地区水稻等农作物的铯-137残留量均低于安全标准。

参考文献:日本原子能机构《福岛核事故最终报告》(2017),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评估报告》(2012)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