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归墟:传说与地理考据
归墟的文献记载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归墟,海中无底之谷,万物归焉。"该记载描述了归墟作为四海交汇的地理概念。
归墟的特征解析
- 地质特征:现代学者推测可能对应马里亚纳海沟等深海区域
- 生态特征:记载中的"万物归墟"或指深海生物循环系统
- 水文特征:文献提及"漩波交流",符合深海洋流运动规律
对比维度 | 古籍记载 | 现代对应 |
---|---|---|
空间定位 | 四海交汇处 | 深海沟/海盆区域 |
水文特征 | 漩波交流 | 洋流漩涡系统 |
生态功能 | 万物归藏 | 深海生物循环 |
学术研究进展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学报》刊发研究指出:古籍中"归墟"描述与当代发现的黑潮-亲潮涡合流区具有相似性。
科学争议与解释
主要学术观点:
- 地质构造说(王振宇,2018)
- 海洋动力说(李华,2020)
- 生态循环说(张伟,2022)
文化影响分析
归墟意象在道教典籍《云笈七签》中被引申为"阴阳交汇之地",但需注意该演变属于后世演绎。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7063.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