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首页 传统文化起名知识

《和珅传》

分类:起名知识
字数: (588)
阅读: (0)
0

和珅传:清朝权臣的兴衰与警示

人物背景与早期崛起

和珅(1750-1799),字致意,号嘉言,满洲正红旗人,清朝中后期著名权臣。其早年通过科举入仕,凭借出众的才干与善于逢迎的性格,逐步晋升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职。

  • 1775年受命总管户部
  • 1782年成为军机大臣
  • 1789年兼任内务府总管

贪腐行为与财富积累

和珅的贪腐手段多样且隐蔽,主要涉及以下领域:

贪腐方式 典型案例 涉案金额(估算)
土地兼并 强占直隶、山东等地田产 约1500万亩
盐税舞弊 操控两淮盐政 年增收白银超300万两
官员贿赂 建立"和氏玉壁"受贿体系 累计收受贿赂超8亿两

抄家与结局

1799年嘉庆帝发动"嘉庆中兴",以"二十大罪"罪名抄没和珅家产,具体包括:

  • 黄金3.2万两
  • 白银3000万两
  • 地契1.2万张
  • 珍宝2.7万件

抄没总额约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年财政收入总和。和珅在珠山刑场被处凌迟,尸身被分给文武百官取乐。

历史评价与警示

学者普遍认为:

  1. 其贪腐规模远超此前任何官员
  2. 导致乾隆后期财政体系严重失衡
  3. 暴露了官僚体系监督失效的深层问题

(据《清史稿·和珅传》《清仁宗实录》记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