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a Gana Mana——印度国歌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历史背景
印度国歌《Jana Gana Mana》创作于1911年,由诗人Vishnu Digambar Paluskar和音乐家Rajeshwar泰戈尔共同完成。该作品于1950年正式成为印度国歌,其歌词融合了孟加拉语与梵语元素,体现了印度多元文化的特点。
歌词结构分析
- 全曲共16段,包含4个重复的副歌部分
- 首段歌词描述地理特征:"西起海螺岛,东至布拉马普特拉河"(西起海螺岛,东至布拉马普特拉河)
- 第11段明确宣称:"印度联邦是独立自主的国家"(独立自主的国家)
文化影响
作为南亚最大民主国家的象征,《Jana Gana Mana》在以下场景中被广泛使用:
使用场景 | 仪式类型 | 覆盖范围 |
---|---|---|
国家庆典 | 独立日、共和国日 | 全国性 |
政府仪式 | 新官就职、外交活动 | 国家级 |
教育机构 | 学校晨会、毕业典礼 | 基础教育阶段 |
文献参考
- Paluskar V D (1912). 《孟加拉语语法与诗歌》 (第3卷)
- Thackeray D S (2003). 《现代印度国歌的诞生》 (牛津大学出版社)
- 印度宪法第86条(1950年生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1726.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