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什么节日?权威解答及文化意义
节日概述
6月21日是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冬至日),对应中国农历五月初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当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南半球则进入黑夜最长时段。
文化意义
传统认知
《礼记·月令》记载:"夏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黄帝内经》强调此时"阴阳争,阳气胜",需注意养生。
现代解读
- 天文现象:太阳高度角达一年最高点(约76°26′)
- 气候特征:标志着盛夏正式开始,长江流域进入梅雨期
- 生态节点:多数动植物进入生长极盛期
科学数据对比
对比维度 | 北半球夏至 | 南半球冬至 |
---|---|---|
太阳直射点 | 北回归线 | 南回归线 |
昼夜长短 | 昼最长(约14小时) | 夜最长(约12小时) |
节气顺序 | 第四个节气 | 第二个节气 |
传统习俗
- 饮食习俗:北方吃凉面("冬至面")、南方食称虾饼
- 农事活动:华北地区进入大忙期,江南地区插秧高峰
- 民俗活动:浙江"称人"(测身高)、福建"做夏至"(祭祖)
现代庆祝方式
健康提示:建议此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正午暴晒(紫外线指数可达12+)。
文化传承:多地举办"夏至三庚入伏"测定暑热期活动,如北京老字号"稻香村"推出节气主题糕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8723.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