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起源与发展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由世界消费者组织于1983年确立,旨在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中国自1987年起正式将每年3月15日定为消费者权益日。
核心主题
- 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
- 市场规范: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宣传行为
- 法律普及: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主要活动形式
活动类型 | 典型案例 |
消费投诉处理 | 12315平台受理网络购物纠纷 |
市场抽查 | 抽检儿童用品安全指标 |
法律宣传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重点条款解读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点
维权途径
- 与商家协商解决
- 向消协投诉(12315热线)
- 申请仲裁或诉讼
商家义务
- 提供真实商品信息
- 明码标价
- 承担退换货责任
社会意义
该日通过多维度宣传,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投诉657.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120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7766.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