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古代名称及文化解析
一、时辰划分体系
十二时辰源自《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的阴阳纪年法,将昼夜划分为十二等份,每时辰对应两个时辰:
- 子时(23:00-01:00)
- 丑时(01:00-03:00)
- 寅时(03:00-05:00)
- 卯时(05:00-07:00)
- 辰时(07:00-09:00)
- 巳时(09:00-11:00)
- 午时(11:00-13:00)
- 未时(13:00-15:00)
- 申时(15:00-17:00)
- 酉时(17:00-19:00)
- 戌时(19:00-21:00)
- 亥时(21:00-23:00)
二、时辰对应体系
时辰 | 时间范围 | 生肖 | 方位 | 文化寓意 |
---|---|---|---|---|
子时 | 23:00-01:00 | 鼠 | 北方 | 闭藏蓄势 |
丑时 | 01:00-03:00 | 牛 | 西南方 | 深耕厚植 |
寅时 | 03:00-05:00 | 虎 | 东北方 | 突破创新 |
卯时 | 05:00-07:00 | 兔 | 东方 | 生机勃发 |
辰时 | 07:00-09:00 | 龙 | 东南方 | 腾飞进取 |
巳时 | 09:00-11:00 | 蛇 | 南方 | 睿智通达 |
午时 | 11:00-13:00 | 马 | 中央 | 盛极而变 |
未时 | 13:00-15:00 | 羊 | 西南方 | 沉淀积累 |
申时 | 15:00-17:00 | 猴 | 西方 | 精研技艺 |
酉时 | 17:00-19:00 | 鸡 | 西北方 | 守正创新 |
戌时 | 19:00-21:00 | 狗 | 北方 | 忠诚担当 |
亥时 | 21:00-23:00 | 猪 | 东北方 | 休养待发 |
三、时辰应用场景
《周髀算经》记载,古代用于:
- 农耕作息(子时蓄水/卯时耕作)
- 军事布阵(午时列阵/亥时休整)
- 天文观测(寅时观星/巳时测影)
参考资料:《淮南子·天文训》《周髀算经》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593.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