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糕点分类与制作工艺
一、主要地域分类
中国传统糕点按地域可分为五大流派:
地域 | 代表品种 | 特色原料 |
京式糕点 | 萨其马、驴打滚、豌豆黄 | 糯米、果脯、冰糖 |
苏式糕点 | 梅花糕、松鼠桂鱼糕、青团 | 苏式酥皮、松子、豆沙馅 |
广式糕点 | 老婆饼、叉烧包、萝卜糕 | 澄面、叉烧肉、萝卜丝 |
滇式糕点 | 鲜花饼、云腿月饼、饵块 | 滇红玫瑰、宣威火腿、玉米粉 |
徽式糕点 | 桃酥、符离集烧鸡、徽州毛豆腐 | 芝麻、花生、宣州大米 |
二、传统制作工艺
- 原料处理:糯米需经浸泡12小时以上,面粉需过筛去除杂质
- 发酵工艺:苏式糕点需使用老面发酵,徽州桃酥采用自然醒发
- 成型技巧:广式叉烧包需收口捏成18道褶,滇式饵块需反复捶打
- 烘烤标准:京式糕点需烤制18-20分钟,温度控制在180±5℃
三、文化传承价值
传统糕点承载着三大文化功能:
- 节日礼仪载体(如中秋月饼、端午青团)
- 地方饮食符号(如云南鲜花饼、徽州毛豆腐)
- 非遗技艺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23项)
四、现代创新方向
2020年行业数据显示,传统糕点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升级:
- 低糖配方(添加赤藓糖醇、罗汉果糖)
- 健康原料(全麦粉、奇亚籽、黑芝麻)
- 便捷包装(独立小包装、即食形态)
(数据来源:《中国糕点产业发展报告202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5821.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