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水一个真子:汉字"淼"的解析与使用
一、基本字义
淼(miǎo)为现代汉语规范汉字,属于水部,读音为miǎo。其字形由三个"水"字叠加构成,直观体现"水势浩大"的意象。
二、结构分析
- 字形构成:氵+氵+氵
- 笔画数:12画(繁体15画)
- 部首顺序:第二部"水"字连续出现三次
三、文化内涵
时期 | 文献记载 | 释义演变 |
---|---|---|
《说文解字》 | 三水相叠 | 原指海面辽阔 |
清代《康熙字典》 | 引《尔雅》"淼,水广也" | 扩展为形容水量极多 |
现代汉语规范 | GB2312-1980 | 确立miǎo读音 |
四、应用场景
1. 地理描述
- 海南岛东部的"三淼湖"(文献:《海南地理志》)
- 气象术语"淼茫海面"(文献:《现代气象学》)
2. 修辞手法
- 文学比喻:"淼淼烟波"(常见于古典诗词)
- 科学类比:"淼流现象"(流体力学专用术语)
五、常见误区
1. 读音错误:误读为miǎo(正确)与mào(错误)
2. 结构误写:错误组合如"水+淼"(正确)与"淼水"(错误)
六、国际传播
在《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淼被列为HSK6级汉字(文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其国际音标标注为/mi˥˩əʊ/,与"苗""秒"同韵母。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1210.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