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水与“倍”的半边组合汉字解析
一、汉字结构解析
由“氵”(三点水)与“倍”的左半部分(“不”)组合而成的汉字是沁字。
1.1 字形分解
- 氵:表示与水相关的事物
- 不:原义为否定,后演变为表示数量或动作的重复
二、文化语义解析
2.1 本义演变
沁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本义为水渗入物体,后引申为
- 液体渗透:如“沁凉”
- 感受浸润:如“沁人心脾”
2.2 现代用法
语境 | 示例 | 释义 |
---|---|---|
文学描写 | “山泉沁石” | 形容水渗入岩石 |
生理感受 | “凉意沁肤” | 描述触觉体验 |
三、常见组词
- 沁人心脾(形容芳香或清凉直透心肺)
- 沁润(缓慢渗透)
- 沁凉(清凉感)
3.1 成语解析
沁人心脾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后人在品茶饮酒时常用此表达
beverage's refreshing effect
四、现代应用
4.1 日常用语
- 描述茶水:如“茶汤沁喉”
- 描述服饰:如“丝绸沁肤”
4.2 文学应用
茅盾在《子夜》中描写:“夜风沁着暑气”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汗珠沁在背上”
(参考文献:《说文解字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1130.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