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干支纪年解析
一、干支纪年法概述
干支纪年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采用六十甲子循环系统,由天干(10个)与地支(12个)组合而成。
1.1 天干地支组合规则
- 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 推算公式
公历年份减3后除以10取余数对应天干,除以12取余数对应地支
年份 | 天干 | 地支 | 干支纪年 |
---|---|---|---|
2004 | 甲 | 辰 | 甲辰 |
2005 | 乙 | 巳 | 乙巳 |
2006 | 丙 | 午 | 丙午 |
2007 | 丁 | 亥 | 丁亥 |
二、丁亥年历法特征
2.1 天干特性
丁为火属性天干,象征光明与活力
2.2 地支属性
亥对应猪生肖,属水相地支
2.3 天地干支关系
丁火与亥水形成火水既济卦象
三、历史纪年对照
- 丁亥年历史案例:
-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 1877年(光绪三年)
四、相关研究文献
- 《中国历法通史》张润泽 著
- 《干支纪年法考据》李约瑟 编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793.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