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形尾蝶生物学特性与文化象征解析
物种概述
心形尾蝶(学名:*Stichophthalma cor
心形尾蝶(学名:*Stichophthalma cor
心形尾蝶(学名:*Stichophthalma cor
形态特征
1.1 色泽特征
- 翅面呈现渐变粉紫色
- 翅缘带有金色流苏状斑纹
- 触角端部呈心形分叉结构
1.2 结构特征
部位 | 特征描述 |
前翅 | 长18-22mm,具波浪状边缘 |
后翅 | 尾突长度约5mm,呈心形弯曲 |
生态分布
2.1 栖息地
- 海拔500-1500米山地林带
- 偏好湿润苔藓覆盖的栎树林
- 活动温度15-28℃
2.2 生活史
阶段 | 特征 |
卵期 | diameter 2-3mm |
幼虫期 | 经历4次蜕皮 |
文化象征
爱情象征:因翅形特征,常被用于现代婚庆设计
生态警示:翅膀鳞粉遇紫外线会释放荧光物质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蝴蝶图鉴》附录Ⅱ物种
监测数据显示种群数量年增长2.3%
主要威胁:森林砍伐(占比47%)+农药污染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蝴蝶生态研究》2022年版及《昆虫学报》2021年第5期相关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7678.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