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诗歌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组诗,共七首。本篇选录第三首,创作于762年春日。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浣花溪畔的春日景象。
艺术特色
- 动静结合:通过"黄四娘家花满蹊"的静态描写与"千朵万朵压枝低"的动态画面形成对比
- 色彩运用:以"黄"(花)与"绿"(草)为主色调,辅以"红"(蝶)点缀
- 数字递进:"千朵万朵"的夸张手法强化视觉冲击
名句解析
诗句 | 字词解析 | 意境分析 |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黄:颜色词;四娘:邻里妇女;蹊:小路 | 展现庭院春色的饱和度 |
千朵万朵压枝低 | 叠用数字增强韵律感 | 表现花枝低垂的动态美 |
文化影响
此诗被收录于《全唐诗》卷231,其"锦江春色来天地"句被历代诗人引用。现代学者统计显示,该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率达87%,成为唐代山水诗教学的经典案例。
研究文献
-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7172.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