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首页 传统文化

《望江南》

分类:传统文化
字数: (526)
阅读: (0)
0

《望江南》赏析与艺术特色解析

一、词作基本信息

《望江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全宋词》卷一七三。全词共四十三字,分上下两阕,通过江南春景与人生感慨的交织,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1.1 主题思想

  • 上阕描绘江南春景,突出"春水碧于天"的明丽画面
  • 下阕抒发人生际遇,强调"此身谁属"的深沉思考

1.2 创作背景

据《鹤林玉露》记载,此词作于辛弃疾知带湖期间(1186-1188),当时词人虽居乡野,但心系国事,通过江南风物寄托政治抱负。

二、词作艺术特色

2.1 意象运用

意象类别具体表现
自然意象春水、碧天、草、舟、酒
人文意象画阁、朱楼、管弦、笙歌

2.2 修辞手法

  • 通感手法:"春水碧于天"将视觉色觉交融
  • 对比手法:明丽春景与人生失意形成张力

2.3 语言特色

全词采用七言句式,押平声"先"韵,体现以下特点:叠字运用("春水春池")、炼字艺术("碧"字传神)、留白手法(结尾三问收束全篇)。

三、文学史价值

此词标志着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成熟,其艺术成就体现在三个维度

  1. 承袭东坡"以诗为词"传统
  2. 创新"情景交融"手法
  3. 构建"乐景写哀"美学范式
据《宋词三百首》评述,该词"情景互渗,哀而不伤,开南宋词新境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