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首页 传统文化

《明》字的来历

分类:传统文化
字数: (377)
阅读: (1)
0

《明》字来历考据与演变解析

一、甲骨文至金文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中《明》字写作⿰目月,由组合而成。

  • 商代甲骨文:现存7件甲骨刻辞中明确记载
  • 西周金文:青铜器铭文出现12种变体,如《毛公鼎》《大盂鼎》铭文

二、字形结构解析

部件甲骨文形态构意
⿰目象形眼睛
⿰月甲骨文"月"即月亮

三、文化内涵演变

《明》字本义为天色破晓,后引申为智慧光明,周代金文《何尊》铭文已见"宅兹中国,日月作明"的表述。

  • 《说文解字》:"明,照也"(许慎,东汉)
  • 《尔雅·释天》:"旦明,谓晨也"(郭璞注)

四、历代字形对比

朝代材质字形特征
甲骨目月分离结构
西周青铜目月相合结构
陶器笔画简化趋势

参考文献

  • 《甲骨文编》(郭沫若,1933)
  •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1815)
  • 《金文编》(罗振玉,1913)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