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翻开族谱想给孩子取个文雅名字,结果发现祖宗十八代起的全是"王大花""李铁锤"?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那些让史官都憋不住笑的奇葩女孩名,看完保证你再也无法直视《百家姓》!
1. 为什么古人能取出这么野的名字?
首先得明白,古代取名和现代完全不是一套逻辑。那时候没有身份证制度,重名率比现在高100倍,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养活,专门挑最土最糙的字眼。比如《宋史》里记载的"张狗蛋他娘",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诰命夫人!
2. 动物系命名法:全村都是动物园
翻开明代《宛署杂记》,你会发现整条街的姑娘都顶着动物名字:
- 赵小驴——据说出生时驴叫了三声
- 钱老鸨——其实是富贵人家大小姐
- 孙蚂蚱——因为生在秋收时节
3. 工具类名字:女娃当男娃养
清朝《刑科题本》记录过更绝的案子,原告叫"王铁锹",被告叫"李钉耙",不知道的还以为在五金店打官司。这类名字通常包含:
农具系 | 刘锄头、陈镰刀 |
兵器系 | 郑斧子、吴狼牙棒 |
4. 食物派命名:行走的菜市场
元代《至正直记》里有个经典案例:某官员女儿叫"忽都鲁·韭菜",翻译过来就是"福气·韭菜"。这类名字往往体现当时物价:
- 饥荒年代:范糠饼、周野菜
- 丰收年代:蔡白面、洪猪肉
5. 反向操作的神来之笔
最绝的是故意反着取,《金瓶梅》里"宋蕙莲"本名其实是"宋金莲",因为脚大被强行改名。类似操作还有:
- 长得黑偏叫白雪
- 个子矮非要称九尺
- 满脸麻子取名玉盘
6. 自问自答:这些名字怎么通过审核?
很多人好奇,官府登记时不会驳回吗?其实古代取名只要不犯讳就没人管。像《万历野获编》记载的"朱八戒",人家可是正经皇亲国戚!主要原因有三:
- 户籍制度松散,文书多用俚语
- 贱名好养活的观念根深蒂固
- 老百姓大多不识字,取名全凭口耳相传
7. 现代人还能取这种名字吗?
虽然现在派出所可能不给过,但你可以参考古人智慧:
实用技巧 | 古代案例 | 现代改良版 |
谐音梗 | 杜子腾 | 杜紫藤 |
拆字法 | 王木木 | 王林森 |
最后提醒各位准爸妈,取名千万要避开"史珍香""魏生津"这类坑。毕竟孩子将来写《我的名字由来》时,总得有个能上台面的说法不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6952.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