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LOL)战队名称演变与品牌发展
一、早期战队命名阶段(2011-2012)
此阶段战队名称多采用地域+数字组合模式:
- 中国赛区:皇族(RNG)、EDG、皇族(RNG)
- 韩国赛区:SKT T1、SSW、DWG KIA
- 欧洲赛区:Fnatic、G2 Esports、MSI
二、品牌化命名转型期(2013-2017)
电竞品牌深度介入后出现以下趋势:
战队类型 | 命名特征 | 典型案例 |
---|---|---|
企业冠名 | 品牌+电竞 | JD Gaming(京东)、LNG Esports(凌网) |
文化IP联名 | 动漫/游戏IP | IMT(激斗) |
地域文化 | 方言/地标 | GRF(贵州)、AL(阿尔卑斯) |
三、全球化命名体系(2018至今)
主要呈现三大特征:
- 多语言混合使用(如V5、MAD)
- 抽象概念命名(DWG、BLG)
- 国际赛事专属名称(如MSI冠军队伍)
四、典型案例对比
战队 | 2015名称 | 2023名称 | 更名动因 |
---|---|---|---|
皇族 | RNG | 皇族 | 品牌独立运营 |
SKT | SK Telecom T1 | SKT T1 | 母公司结构调整 |
SSW | Shinobu | Gen.G | 资本介入重组 |
(文献1:《全球电竞品牌发展白皮书2023》)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2077.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