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8月17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讲授
事件背景
1926年8月17日,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讲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此次授课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重要理论。
核心内容
- 阶级划分标准:以经济地位为核心,将社会划分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等主要阶级。
- 农民阶级分析:强调农民占人口多数且具有革命潜力,但内部存在分化(如贫农、富农)。
- 革命同盟选择:提出联合小资产阶级和部分民族资产阶级,争取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斗争方向。
历史意义
本次授课形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成为中共制定土地革命纲领的理论基础,明确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和对象。
阶级类型 | 经济特征 | 革命态度 |
无产阶级 | 无生产资料 | 革命领导力量 |
小资产阶级 | 小生产者 | 动摇但可联合 |
地主阶级 | 土地垄断者 | 革命对象 |
参考文献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
- 中共湖南党史研究室《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058.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