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科学版体质评估与健康管理指南
一、基础原理
本方法基于《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国家标准(GB/T 29540-2021),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通过体重、体脂率、BMI等指标进行体质分析。主要包含以下维度:
指标类型 | 参考范围 | 健康意义 |
---|---|---|
基础体重 | 18.5-24.9 kg/m² | 维持基础代谢平衡 |
体脂率 | 男10%-20% / 女18%-28% | 评估脂肪代谢效率 |
二、操作步骤
- 使用经认证的体脂秤测量基础数据(误差≤0.5%)
- 填写《体质辨识量表》(参考《中医体质辨识技术规范》)
- 通过体质类型与代谢指标交叉分析
三、常见体质类型
1. 气虚质
- 典型特征:易疲劳、气短
- 干预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每日1.2-1.5g/kg)
2. 阴虚质
- 典型特征:口干、潮热
- 干预建议:补充优质蛋白(每日≥70g)
四、注意事项
- 测量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
- 连续监测周期建议≥3个月
- 数据异常需结合临床检查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监制,数据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制定。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3717.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