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瑜伽联盟培训学院课程体系与教学规范
一、课程模块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总学时为240小时:
模块名称 | 学时 | 核心内容 |
基础理论 | 60小时 | 人体解剖学、瑜伽哲学、运动生理学 |
实践技能 | 160小时 | 体式教学(哈他瑜伽/流瑜伽)、呼吸控制法、放松术 |
教学实践 | 20小时 | 课程设计、学员指导、教学评估 |
二、教学师资标准
- 资质要求:持有中国瑜伽联盟注册导师资格(RYT-200或RYT-500)
- 教学经验:累计授课时长≥2000小时
- 持续教育:每年完成30学时专业培训(可参考《瑜伽教学实践指南》第三章)
三、考核认证机制
初级认证需通过三部分考核:
- 理论考试(含50道选择题+2道论述题)
- 实践评估(30分钟教学演示+10分钟随机抽查)
- 学员反馈评分(占比20%)
四、学习建议与资源
学员可参考以下文献系统学习:
- 《瑜伽生理学》(李华,2021)
- 《现代瑜伽教学案例集》(中国瑜伽联盟编,2023)
-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王明,2020)
建议每日练习时长≥1.5小时,每周参加2次小组研讨
注意事项
所有教学实践需遵守《中国瑜伽联盟教学安全规范》,禁止进行超出认证范围的医疗干预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6473.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