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述
历史沿革
景德镇自唐代(公元933年)开始烧制陶瓷,宋代(1115年)成为官窑瓷主要产地,元代(1278年)形成“南镇”美誉。明代(1368年)设御窑厂,清代(1644年)延续制瓷传统,1912年以“景德镇”之名载入国家版图。
地理位置与资源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纬28°02',东经116°53'),地处赣江、昌江交汇处。境内高岭土储量占全球40%,拥有“瓷石”“麻仓土”等特殊矿物资源。
陶瓷工艺与技艺
- 传统烧制流程包含72道工序
- 核心技艺:青花瓷(钴料绘制)、玲珑瓷(通体镂空)、薄胎瓷(厚度仅0.5mm)
- 现代创新:3D打印瓷(精度达0.01mm)
陶瓷品种 | 代表作品 | 历史地位 |
---|---|---|
青花瓷 |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 现存最古老青花瓷器 |
粉彩瓷 | 清乾隆珐琅彩瓷 | 18世纪欧洲宫廷御用 |
非遗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传统制瓷技艺(2009年列入)、瓷用高岭土开采(2011年列入)等,现存传承人王锡良(1914-2017)为当代代表。
现代发展与创新
2023年数据显示:全年陶瓷产业产值达800亿元,出口额占全国60%。主要转型方向:智能窑炉(能耗降低30%)、文创产品(故宫联名款销量破百万件)。
参考文献:《江西陶瓷史》(李仲谋,1988)、《景德镇陶录》(张应华,1999)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6443.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