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科院木材鉴定所木材鉴定技术指南
一、鉴定流程与标准
木材鉴定需遵循GB/T 18107-2017国家标准,具体流程如下:
- 样品采集:需包含完整年轮及边材组织
- 显微检测:使用100-40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密度结构
- 物理测试:含水率测定(GB/T 1927)、气干密度(GB/T 1932)
- 化学分析:采用热值测定法(GB/T 20381)
二、常见误区解析
- 误区1:仅凭颜色判断木材种类(正确方法需结合密度和纹理)
- 误区2:忽视含水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标准检测需达到12%平衡含水率)
- 误区3:忽略地域分布特征(如紫檀属木材主要分布于东南亚)
三、主要应用领域
木材类型 | 密度(g/cm³) | 适用领域 |
红松 | 0.35-0.45 | 建筑结构 |
花梨木 | 0.85-1.10 | 高端家具 |
竹材 | 0.25-0.40 | 装饰材料 |
四、技术支持
检测报告包含以下核心数据:
- 密度分布曲线(0-12%含水率)
- 细胞壁微结构三维重建图
- 气干密度与热值关联性分析
文献参考:《木材科学》(第三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6412.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