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瓷都——景德镇
历史沿革
景德镇自唐代(公元8-9世纪)开始烧制瓷器,宋代(公元10-13世纪)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官方御窑厂所在地。元代(公元14-17世纪)发展出青花瓷技术,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2年)形成完整制瓷产业链。
核心工艺
- 选土:采用高岭土与瓷石混合原料
- 制坯:手工拉坯或利坯机成型
- 画坯:釉下彩绘或釉上彩绘
- 施釉:釉下釉层厚度控制在0.5-2毫米
- 烧成:高温窑烧(1280-1350℃)
文化影响
景德镇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口至全球120多个国家,现存故宫博物院明清官窑瓷器超10万件。2019年被列入《世界陶瓷文化保护名录》。
年代 | 代表瓷器 | 现存数量 |
元代青花 | 鬼谷子下山罐 | 故宫博物院藏1件 |
清代粉彩 | 清乾隆镂空转心瓶 | 大英博物馆藏2件 |
保护措施
国家非遗保护中心设立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基地,实施"古法新用"计划。2021年新建3.6万平方米传统制瓷作坊保护区,年培训传承人超500人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5932.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