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浥”的解析与用法
一、字的结构解析
“浥”字由三个部分组成:
- 水字旁(三点水)
- 中间的“日”字
- 下方的“土”字
二、读音与基本含义
读音:hù
本义:表示湿润状态。如《说文解字》记载:“浥,水湿也。”
三、引申用法
1. 自然现象描述
表示雨水渗透土壤:“春雨浥土”(出自《齐民要术》)
2. 诗词中的运用
- 杜甫《兵车行》:“浑浊浆浆 de 浥土”
- 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沾湿田,早起看晴祥。”
四、现代汉语应用
语境 | 例句 | 文献参考 |
农业领域 | “土壤湿度达到浥润状态适宜播种”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
气象学 | “露点温度决定空气浥度” | 《气象学原理》 |
五、常见误用辨析
注意区分:
- “浥”与“浞”(三点水+日+寸,指水盛貌)
- “浥”与“浜”(三点水+日+方,指水边平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1189.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