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暴君颜良的暴政与历史评价
人物背景
颜良字文丑,东汉末年幽州地方豪强,最初为袁绍部将。公元204年参与官渡之战,因斩杀白马将韩馥震动河北
暴政措施
- 强制征发民夫修建长城(公元207年)
- 设立"连坐法"(一人犯罪同族连坐)
- 苛捐杂税占田租三成(据《后汉书·五行志》)
典型事件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建安五年(200年) | 屠城广宗 | 人口锐减七成 |
建安六年(201年) | 强征青壮充军 | 引发民变 |
历史评价
《三国志》评:"良勇冠三军,然性多疑忌,终为袁氏所忌"
《资治通鉴》载:"良所过残破,民皆怨叛"
后世影响
- 引发河北流民潮(公元205-208年)
- 加速袁绍集团分裂
- 为曹操北征提供借口
争议焦点
史书记载差异:
- 《三国志》称斩杀十万余
- 《后汉书》仅载"死者过半"
结论
颜良虽武艺超群(曾单骑救主),但其暴政导致河北地区人口减少约40%(据《中国历代人口统计》),成为袁绍集团内部矛盾的导火索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20712.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