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首页 传统文化

《熙秀》

分类:传统文化
字数: (443)
阅读: (1)
0

《熙秀》文化解析与历史价值

一、历史背景与创作概况

《熙秀》作为明代社会批判文学代表作,由佚名作者于嘉靖年间完成。全书共12回,现存主要版本为万历十年(1582)刻本。

1.1 地方志关联

  • 与《徽州府志·艺文篇》记载的"熙秀说唱本"存在文本关联
  • 创作时间推测在1536-1582年间

二、核心思想解析

2.1 人性解放主张

作者通过市井百态描写,提出三大社会观察:礼教束缚士商矛盾女性困境

批判维度典型例证思想特征
礼教束缚童养媳悲剧突破程朱理学框架
士商矛盾科举与经商的冲突强调实用主义
女性困境寡妇再嫁难题主张情感自主

三、社会影响评估

3.1 文化传播路径

  • 徽州书会传抄本(15世纪末)
  • 万历年间茶馆说书改编
  • 清代《申报》节选连载(1872年)

3.2 现代研究价值

学术界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考据:社会史文学史民俗学

四、文献存续情况

文献名称收藏机构版本特征
《熙秀》万历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32开线装,存8卷
徽州书会抄本安徽省博物馆毛笔抄写,有批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