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首页 传统文化起名知识

《晚庭春》百度云

分类:起名知识
字数: (523)
阅读: (2)
0

《晚庭春》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解析

一、创作背景与文本溯源

《晚庭春》收录于唐代诗人白居易《长庆集》,现存版本以《全唐诗》为权威依据。该诗创作于元和十年(815年),正值诗人任江州司马期间。

1.1 时代背景

  • 中唐社会转型期的文人创作特征
  • 元和诗风变革的典型代表
  •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实践样本

二、文学价值分析

2.1 意象系统构建

意象类别 具体表现
自然意象 庭前花、暮色、斜阳
生活意象 煎茶、棋局、书卷

2.2 时空结构特点

采用"暮春-晚归-夜读"三时递进结构,通过移时法展现完整时间维度。

三、艺术手法评述

3.1 修辞艺术

  • 通感手法:"斜阳影里听煎茶"(视听通感)
  • 顶针技巧:"棋罢嫌杯小,茶香戒客稀"(回环递进)

3.2 诗歌韵律

平仄交替符合近体诗规范,押韵方式为平水韵七阳韵部。

四、后世影响研究

宋代《唐诗品汇》将其归入"中唐雅正"流派,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评其"得晚唐之致而守盛唐之骨"。

4.1 文学批评史

  • 明代胡应麟《诗薮》"情景交融"论
  • 现代学者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意象分析

五、文献参考

主要依据《白居易全集》(中华书局,1990年)及《唐诗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