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的含义与用法
桑梓的基本定义
桑梓指代故乡或故土,源自中国古代对家乡的象征性称呼。该词包含双重意象:桑树与梓树均为古代常见乡土树种,合称后成为代指家乡的固定表达。
桑梓的历史渊源
时期 | 文献出处 | 具体记载 |
先秦时期 | 《诗经·小雅》 |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记载了桑梓作为家族象征的起源 |
汉代 | 《论语·里仁》 | "吾闻之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中体现桑梓文化 |
桑梓的文学应用
- 诗词意象:"客舍青青柳色新,桑梓遥望泪沾襟"(唐代某诗人)
- 现代使用:"游子归乡,重归桑梓"已成为标准表达
- 学术研究:民俗学者在《中国乡土文化符号研究》中专题探讨
使用规范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规范释义,桑梓具有以下特征:
- 地域属性:特指祖辈长期居住地
- 文化传承:承载家族历史记忆
- 情感载体: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州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m.xzqredcross.org/post-16872.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